【聚焦工程师文化】把好病人健康的关口——记我校校友、上海禾丰制药公司总经理孙克刚先生
作者:     更新日期: 2014-12-15     访问次数: 333

  医药行业不象日用品行业那样,容易走进人们的生活、且品牌被人们所熟知。但是,这个行业却比日用品行业的科技含量和社会责任更高、更重大,因为用药安全事关病人健康甚至生命。

  禾丰药业,一家技术力量雄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药业公司,在业内颇有声誉,特别是“急救包”等药品,更是公司的拳头产品,是国内医疗单位“急救包”主要首选用药。公司总经理孙克刚先生是1981年毕业于化专分析化学专业的校友,从此他的职业生涯与药品研发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的制药制剂行业工作经历,他获得许多的荣誉,是国家药监局培训中心客座教授、上海药品质量管理专家、上海十佳执业药师。他还亲自负责着公司的研发创新部门,对企业工艺创新学术孜孜不倦地钻研着,在药品行业的质量控制、工艺创新、设备改型、产品研发方面都有很大收获

职业生涯的基石:刻苦学习、敬业担责

  回忆起在化专求学的经历时,孙克刚说,那三年的学习是非常刻苦的,学校的校风和班风都十分严谨。由于是刚恢复高考,想考进大学十分难,大概是24个报考者中只有1人考上。因此考进来的都是优秀者。当时的化专,使用的教材难度也不小,例如结构化学的教学甚至比华东化工学院还要快一步。由于老师们都很敬业、同学们也都刻苦,那时的课堂理论课和实验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很扎实,这也奠定了自己以后事业的知识储备基础。毕业后他被分到天丰药厂工作,主要负责QC(即质量管理)。他清楚: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关系到病人的用药安全,那时起他就从心底确立了敬业、责任、诚实理念,造就了他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质量管理、国际标准

  禾丰药厂是一家老牌国营药厂,有70余年的建厂史。解放初它就以中国首家专业生产抢救系列用药闻名全国,市场份额占同类产品80%以上。1993年该厂与台湾禾利行有限公司、爱尔兰ELAN药厂、香港和亭合资成立禾丰制药,孙克刚也由于突出的工作业绩,由基层岗位逐渐成长为禾丰制药总经理,他明白药品的高质量来源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科学的管理,将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公司运营特别是质理管理中。

  他对质量的严格管理还有个小故事:一次生产过程中,配制人员发现原料中有一只小的昆虫,而这批原料按国家药典全项检验是合格的,况且药液还要经过多次过滤和最后灭菌当时配制人员无法确定是继续配制,还是停止生产。他毅然做出决定:“宁可牺牲公司的利益,也不能拿人民的健康冒险”,遂将这批药液全部报废。明确的态度简单的语言赢得了大家的敬佩,也使得公司全员更进一步确立了质量至上的理念。

  在他的管理下,公司成为上海首家通过国家SFDA小容量注射剂GMP认证的企业,随后又获得澳大利亚TGA认证,意味着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跨入了包括PIC/S欧盟20多个国家在内的准入关键门槛。澳大利亚是PIC/S组织的成员国,药品注册按ICH要求为标准。禾丰制药以国际cGMP为标准,按ICH要求在欧、美国家注册无菌制剂药品在全国是第一家,也代表了全国小容量注射液制造最高水准。

工程师的特征:国际视野、实践创新

  孙克刚认为无论是生产产品的公司还是培养人才的高校,都应该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紧追国际一流的标准。他以医药行业为例说,企业如果只满足于申请国内各地方的批准,然后利益驱动进行生产,而不问质量、更不问国际标准的话,前途堪忧。必须引入美国药监局和欧盟管理机构的标准、对照这种最高标准进行技术研发,不断推动公司研发实力和产品质量提升,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胜出;高校培养优秀的工程师人才也应具有强烈的国际视野、紧追各学科或各行业的国际标准,并对照标准指导教材编写审定、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

  高校的工程师文化凝练和工程师人才培养还应该高度聚焦实践性和实用性。孙克刚在多年的研发生涯和企业管理生涯中时常感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的生产需求、研发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企业往往关注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关注对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产品创新等实用层面,而高校培养的人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不平衡,因此培养优秀工程师需要进一步对接企业的文化、企业的需求,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