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传承和发扬詹守成先生精神座谈会
作者:     更新日期: 2018-06-19     访问次数: 27

     6月13日,经学校统筹安排,理学院和离退休工作委共同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发扬詹守成先生及詹氏家族“无私奉献、情系教育” 精神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宋敏娟出席并讲话,指出座谈会的主题就是要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詹守成先生及其家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大爱精神与家国情怀。
  宋敏娟说,詹守成先生是学校前身三校之一的原上海轻专的副校长,他和他的家人在横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把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实践得淋漓尽致。上世纪50年代,詹守成作为长子接管了父亲国内的家产后,当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跨过鸭绿江时,他以江南造纸厂的名义捐献了一架战斗机,支持抗美援朝。他曾为同事购买先进的计算器用于教学、将多年补发的工资和所有的退休金委托两位同事保管专门接济给有实际困难的同事。他还以母亲的名义设立“张莼君慈善捐款”,惠及了原卢湾区的全体孤老和部分特困老人、特困家庭和特困优秀学生。他的三个儿女詹君湜、詹君铭、詹君平捐赠100万元,设立了妇女儿童专项帮困金。在旅居国外的时间里,詹守成先生时刻关心祖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1998年得知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身患癌症的他当即捐款赈灾50万元。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尽管詹老先生一直病魔缠身,但他始终以爱国为已任,以奉献为终生追求。

  宋敏娟指出,詹守成先生及其家人所体现出的这样一种大爱,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一座耸立在师生心中的精神丰碑,既是好家风的最好诠释和体现,更是全校师生立德修身的楷模。她说,从本世纪初以来,詹先生和他的家人坚持捐资助学,一直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无私捐助,时刻关心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迄今为止已累计为学校捐助人民币600多万元,帮助521人次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让贫困好学的学子们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詹守成先生及其家庭捐资助学的事迹被评为2015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我校也是当时唯一获表彰的上海高校。她指出,始终为善、心系他人、简朴节约、俭以养德,这就是詹氏家庭的优良家风。

  宋敏娟强调,詹氏家庭无私奉献、为国修业,彰显大爱精神和家国情怀,就是“不忘初心”。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借用传统文化中“初心”和“赤子之心”的思想,指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在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理想,指出了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这就是爱,对亲人、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的爱。这种爱对一所大学来讲里尤为迫切!我们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专业本领过硬,更要品德过硬,综合素质过硬,尤其是需要有大爱之心。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校友詹守成先生及其家人的大爱情怀,以及矢志不渝坚守这份爱的坚定信仰,使之成为我们绵延不竭的前进动力,为不断推进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邱翔,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陈勇,离退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陈红及理学院部分教工和退休教师参会。邱翔做题为《夯实数理基础、支撑应用技术》的报告,介绍了学院的整体情况和近期重点工作。陈勇汇报了近期学院党建和学院文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党建引领下的“沛霖楼精神内涵的挖掘和传承”及课程思政工作。理学院教工及退休教师分享了他们铭记在脑海里与詹守成先生共事期间的难忘经历。

文:理学院/图: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