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确定位刺激区域和重要神经结构位置、为手术提供精准依据的智能颅内微创手术导航系统软件,可选用不同的药物制备、减少患者对药物依从性的无痛透皮给药微针,由伺服电机驱动结合双动力电液系统、环保节能、绿色制造的智能伺服压力机……9月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我校一批科创新成果精彩亮相,着力解决现实应用需求,体现智能、安全、健康、绿色,闪烁着科技创新之光。     开幕当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副主任刘红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和我校党委书记刘宇陆,党委副书记、校长柯勤飞等来到上应大展区,参观项目及展品并听取成果介绍。 双动力伺服压力机提高产品品质和美观度 随着社会进步,我国在智能装备,尤其是在冲压件的精度,操作的安全性,设备的体积及价格都有更高的要求,我校机械学院付泽民教授团队研发的双动力伺服压力机对冲压机进行了创新设计,将伺服电机和双动力电液系统实时交互、同步协作,使压头的行程、速度、加速度与输出力的大小等技术指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协同通信实现数字化控制。  在工博会现场,来至无锡中胜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与付泽民教授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合作合同标的一千多万元。 解决三维实时定位技术难题,脑部微创手术也有“导航仪” 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准治疗,智能手术导航系统使脑部微创手术更安全、更高效,导航技术通过空间定位技术实时追踪患者和手术工具的位置,将患者的术前影像资料与术中病变的实际位置对应,医生通过监视屏在手术过程中实时观察手术部位的三维图像以及手术器械与脑结构的位置关系,将不可视靶点变为可视靶点。  运用我校计算机学院曹国刚老师设计的这一套系统,医生在术前设计手术方案,能选择最便捷、安全的手术入路;术中适时准确指出手术部位和靶灶的三维空间位置,并显示术野周围结构,及时调整手术方向,引导手术医生直接准确到达病灶。尤其对于重要功能区以及深部小病灶,更加显示其优越性。深部血肿如丘脑、中脑区血肿也可以利用导航系统引导及机器臂准确穿刺。 微针透皮给药为长期皮下注射药物解除痛苦 微创美容手术怕疼?生病注射药物怕产生依从性?上应大理学院副院长李以贵教授团队研发的无痛透皮给药微针可完美的解决这些难题。利用MEMS工艺制备出无痛透皮给药微针阵列模具。 通过转写技术,将需要输送的药物与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混合,制备出载药微针阵列。微针透皮给药与传统的口服给药方式相比,微针透皮给药可产生持久、恒定和可控的血药浓度,使由于体内新陈代谢迅速而半衰期很短的药物活性明显提高,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与胃肠道因素的干扰,将毒副作用降到最小。  材料学院的“纯水性纳米窄带功能性聚合物树脂”、“n-型聚合物基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柔性气凝胶复合板的制备”等项目展现了我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香料学院“玛莎尔®微胶囊祛痘皂”“微波相变恒温热疗袋”等项目吸引了大量参展人员的咨询并试用。  此外,机械学院“新型家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脊柱手术机器人”“智能残障机器人”“高级肥皂定制”,化工学院“石墨烯高效分散剂”、电气学院“压缩机用超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DC-DC直流交换系统”“叉车信息分析仪”和城建学院“村镇装配式减震建筑”项目都在本届工博会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